2009年对我来说是人生道路转折的一年,因为那一年,我告别研发,加入了百度的运维大家庭,没有别的原因,只想自己活得更精彩! 毕业后我一直从事的是嵌入式研发工作,但由于所在公司接连几个项目都是由于商业原因无疾而终,最终我决定了离开。未来该选择怎样的道路,是那段时间一直萦绕在脑中的问题。 技术出身的我,面对问题,更喜欢理性的分析。无论是学生阶段,还是研发工作阶段,我一直是与操作系统打交道,嵌入式是将系统做小,在有限资源情况下发挥作用。在这个方向上目前没有找到好的土壤,那我是否可以从“把系统做大”的方向找到更好出路呢?于是经过多方搜集信息,我把目标锁定到了运维,而且是大规模集群的运维。但是,摆在眼前的最大问题是“机会”。如果学编程,有台电脑就可以上手,如果学嵌入式,买块板子就可以起步。但大规模集群的运维,是绝对需要有很好的机遇,才能入行的。我把目标锁定了百度,投简历,笔试,几轮面试,终于怀揣的一颗忐忑、好奇的心,加入了百度运维部,成为了一名运维工程师。现在想起来,我是很幸运的。 入职后,我被百度的文化震撼了,这里没有责任推诿,没有相互猜疑,只有专心致志,精益求精,齐心协力,“简单可依赖”在团队每个人身上都体现的淋漓尽致。对于一个技术人员,这个环境让人陶醉。我迅速的投入了运维工作,真正做起运维,才发现运维与研发的视角有很大不同,但又紧密相连。运维更多的是从集群、架构的视角来思考问题,比如集群的稳定性、利用率,架构的可用性,均衡度等。而另一方面,对集群的管理又可以通过各种自动化的手段实现,这些自动化的工作,又需要有很好的研发能力,所以运维与研发又有着密切的关系。 伴随着贴身导师一次次耐心的指导,我的视角慢慢的从研发转到了运维,这个转变比想象中要快很多。同时,个人的运维技术能力、业务掌控能力、职业软素质都有了显著的提升。百度有个很有名的原则,安排给你的工作都是“踮起脚尖能够得到”的,虽然有压力,但这也大大提升了个人成长速度。当我可以独立运维一条产品线时,被安排负责更复杂的多产品线运维,之后又是国际化产品线改造,大规模服务异地迁移等等。在一个个项目顺利结项后,我也迅速成长为了百度国际化产品运维的骨干,并独立组建了运维团队。入职两年时间里,先后荣获了最佳导师、季度之星、最佳团队等多个奖项。 尽管取得了小小的成绩,但我深刻知道,这只是一个开始,在百度,只要你有能力,没有透明的天花板。我时常想,努力,坚持,而后收获,还有比这更美好的青春! 】 【】
|